第七章 渡口晨星 (第1/2页)
金金得了MVP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还没透亮,苏晚晴已经将最后一块槐花饼塞进帆布包。窑洞外的露水沾湿她裤脚,晨雾里浮动的身影单薄得像片青瓷。我把建盏残片裹进红布里时,她突然抓住我手腕:"走水路,今早有运砂船去邻省。"
江边的芦苇荡里藏着条破木船,船帮上结着厚厚的苔藓。她利落地解开缆绳,白衬衫袖口沾了铁锈:"这是当年抄家时..."话没说完,远处手电光柱突然扫过江面。
我们蜷在船舱的麻袋堆里,霉味混着柴油味刺鼻。她数出五张侨汇券塞进我衣兜:"到地方先换粮票。"船身突然晃动,我扶住舱壁的手碰到个冰凉物件——半截青铜烛台裹在油布里,暗绿铜锈中露出"永和九年"的铭文。
"别碰!"她拍开我的手,"那是王麻子要的货。"话音未落,汽笛声撕破晨雾,运砂船突突地驶离码头。追捕者的叫骂声渐远,她紧绷的肩线终于松下来。
日头爬上桅杆时,我们蹲在甲板上啃冷馒头。她忽然指着江面浮动的木箱:"看那个!"捞上来竟是整箱泡烂的《文物》杂志,1953年的创刊号封底还粘着张泛黄的工艺图纸。
"苏家烧釉的配方..."她指尖抚过模糊的铅字,江水从发梢滴落,"父亲总说要用龙窑第三孔的火。"我望着她湿漉漉的侧脸,忽然明白那些瓷片不仅是古董,更是一把打开秘辛的钥匙。
傍晚靠岸时,我们混在挑砂工里溜下船。陌生县城的供销社墙上还刷着"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她却盯着货架上的釉料出神:"红丹粉、石英砂...这些够配基础釉。"
我们在城郊找到间废弃的砖窑。她扫开蛛网,露出半截残破的龙窑:"和祖窑构造一样。"月光漏进窑口时,她正用碎石在地上画配料比,发间的芦苇穗随动作轻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