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老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了解决加工难题,程宇亲自带领团队与工厂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他们反复试验各种加工方法,不断调整参数,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这种材料的加工工艺。看着第一台按照新设计制造出来的发动机样机,团队成员们都激动不已,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在首次点火测试中,发动机刚启动不久,就发生了剧烈的震动,伴随着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测试不得不紧急中断。
怎么会这样我们的设计明明没有问题啊!团队里的另一位工程师满脸沮丧,一拳砸在桌子上。
程宇强压着内心的失落和焦虑,仔细检查着发动机的各个部件,试图找出问题所在。经过一番深入分析,他发现是发动机内部的一个关键部件在高温高压下发生了变形,导致整个系统失衡。
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实际运行中的复杂情况。程宇无奈地叹了口气,不过没关系,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它。
于是,又是一轮漫长而艰苦的改进过程。程宇和团队成员们不断优化部件设计,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经过数十次的修改和测试,发动机终于顺利通过了各项测试,各项性能指标都远超预期。
在卫星研制方面,程宇提出的创新方案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他提出在卫星上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主要能源,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然而,国内的太阳能电池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电池的转换效率低,稳定性差,根本无法满足卫星长时间在轨道运行的需求。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程宇四处打听国内太阳能电池研究的进展情况,终于得知在一所高校里,有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程宇立刻前往拜访,与这位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后,决定将他的研究团队纳入到卫星研制项目中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程宇和太阳能电池研究团队紧密合作。他们不断改进电池的结构和材料,优化制造工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程宇在卫星通信和遥感功能的改进上也遇到了不少麻烦。当时国内的电子技术相对落后,要实现他所设想的高精度通信和遥感功能,需要对现有的电子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面临着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