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和郡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这些顾客,又好想个个都是富豪,进来抢购一堆东西,连价都不砍就买上走了。要送他些小物件,竟也是不要:“价钱已经很便宜了,哪里还能拿店家的礼?”
见过嫌价格高的,嫌物件不好的,嫌掌柜的服务不周到的,您何曾见过嫌价格太便宜的?
案子没审理之前,几乎天天晚上都有人往赵家砸石头。现在真相大白,几乎天天晚上都有人往赵家大门摆银子。
荆湖的赈灾都结束了,京城的粥棚也早就撤了。秦王妃倡议灾民自力更生,又率先做出表率,往自家庄子上高价买了二十几个下人。
京中别的官家也紧随其后,再后来缺人富户也贴着告示,愿意高价雇佣长工、短工,若想签死契,价格也比人牙子那里高出一两成。
可赵家的告示贴出来,却没人肯过来。别说卖到赵家,就是短工也没人肯给赵家做。连带着苏嬷嬷出去买灾民,尽管出了高价,也没买回来人。
在当时,踩踏赵家和玩晚照苑,是道德标准、思想正确。哪怕许多人对赵家、晚照苑给出的价格心动,也没人敢和赵家往来。
案子一结束,满京城还没找雇主的灾民,都往赵家和晚照苑的铺子扑。只要两家主子肯用他们,他们甚至肯不要mai身银子,只别短了吃喝,少给些月钱就行。
太子一系在街上行走,气得几乎吐血:“和郡王赈灾成了功臣,圣上着意升他为和亲王就罢了,赵家和晚照有什么功绩,怎么也被捧成了‘救世主’?”
姜家大郎摇着折扇,眉眼间都是郁气:“为着那帮杀千刀的穷村民,姜家漫撒了多少银子给他们换盐?赵家和晚照苑为赈灾出的那点银钱,这两天怕是要翻倍的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