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和郡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案子一共审理了三天,百姓们津津有味的看了三天。随着新的人证、物证呈上公堂,真相也逐步浮出水面。
原来,先头证明赵大人贪污的账本是假账,举报赵大人贪污的人才是被人重金收买。原来,强抢粮仓的,不是赵大人家丁;而是荆湖北路驻军受命,乔装成悍匪抢粮。
不仅抢粮,还将抢来的部分粮食塞进赵大人私库,将朝廷拨给荆北赈灾的部分银粮,也栽赃在赵大人私库里,如此才做成了赵大人贪污的铁证。
真相一出,满场哗然。便是早有所料的大理寺卿也有些瞠目结舌。
来陪审这场案子的时候,姜相便和他一起梳理过案子。叮嘱他要将赵闻祥往死里按,便是按不了,也要把控住审理的节奏、进度,绝不能将荆北的同僚牵扯进来。
可这节奏,哪里是他能把控的啊?刑部尚书一开审,和郡王这边的证据就流水一样往外摆,甚至将当时抢粮的领队军官都查清楚了。他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卿,哪有能耐喊停?
况且,这真相和姜相说的也不太一样啊。他说的分明是和郡王要攀诬荆北,可和郡王分明将涉案官员都悄悄押进了京。
当堂对质,涉案官兵只垂着头喊冤,却半点有利的证据都拿不出来。反倒是和郡王那边,他们提出什么证据,和郡王便有反证。要么能证明对方的证据不实,要么能证明无效……
如此,还有什么好辩驳?
幸亏和郡王揣摸着圣上的意思,没将祸水往太子身上引。不然,这些涉案的官,哪个和太子一系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