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将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娥皇、女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姐妹同嫁帝舜为妻。两女嫁一夫不仅开辟了中国爱情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史“和亲”的最早典故。尧年老后,想找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来继位,众大臣一致推荐了舜。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欲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于是派了两个宝贝儿女去舜的身边做“卧底”,从而考验舜是不是具备国家候选领导人德行和品质。娥皇女英二女在舜的调教下甚有妇道,尧内心十分满意,三年后舜登上了帝位。
舜不负尧的信心系百姓,国泰民安百姓其乐融融。姐妹俩在舜的带领下,一心为民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然而在舜帝晚年之时去视察战乱之地,却不幸葬身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得知这一噩耗不顾一切苦苦往寻,天天扶竹泣望。失去了丈夫的娥皇女英姐妹,面对奔流的湘江,痛哭失声。流水远逝,正像她们的丈夫一去不返,不能复生。
芦蒿无边,江雾苍茫,临风凭吊,更添哀伤。无力北返,伤痛难禁的娥皇女英在痛哭之后,投湘江自尽了。她们的眼泪滴在湘江边的竹子上,泪痕不褪,点点成斑,因此被称为“湘妃竹”。
两女同嫁一夫是当时氏族社会时期的一种婚俗。娶妻的男人有一种选择权,在岳父母同意的情形下,可以决定是否要将妻子家中无夫或者待嫁的姐妹们,也一起娶回去。这种制度被称为“媵制”。充当“媵”的女子,基本上都是男人正式妻子的亲姐妹或者堂表姐妹们。“媵”的身份比妾自然要高得多,但是也低于丈夫的正式妻子,从属于正妻。所以后人认为正式出嫁的应该是姐姐娥皇,妹妹女英则是姐姐的媵。
关于娥皇女英的身世也一直是个未知的谜,有传说娥皇生母早逝,女英是继母的孩子。当时社会是父系社会,女人的地位视宠爱程度而定。娥皇女英的母亲都不受宠,所以严格来讲,她们都是庶出的。
但后来的故事中,正室或嫡出或庶出已经不重要了,娥皇女英用生命谱写演绎了一段美丽感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样的气度与执着已经远远超越了她们的身世。
中国古代帝王均立后,秦王嬴政一生却未曾立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中间有9年的太平天子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即位3年,他便有资格立后,但前后9年都未立后。22岁到39岁的17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国事繁忙,在后方立后也不费事。从39岁到50岁时,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但是立后以“母仪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秦朝虽短,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时间立皇后,不是他来不及立皇后,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愿意,更非其母亲不操心,也非大臣不尽职。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秦王嬴政讨厌被后宫干政,秦王嬴政之前的几个国君因为秦楚联姻,处处受制于芈姓外戚。著名的秦宣太后就是例子。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王嬴政的母亲赵姬行为失谨,秽乱后宫,并生了两个儿子。这使秦始皇在思想上受害甚深,可谓是终生难忘的伤痛。其实当时赵姬和嫪毐的事情人尽皆知,而秦王嬴政当时尚未亲政,秦相吕不韦又和赵姬的关系暧昧,所以秦王嬴政只能苦苦忍耐,更没有想到赵姬居然纵容嫪毐谋逆,亲政后的秦王嬴政一怒之下对乱臣孽子痛下杀手,也最终导致母子失和。由怨母而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发展。宫中众多女人,仅仅是为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行为而形成的心理障碍,也是秦始皇迟迟未立后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