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承认我有执念。
我要纠正崔师兄那些他故意留下来的大小错误,缝补缺漏。要让原本就好的,对的,变得更好,趋于更为醇正的‘善’。这是一份考官已经离场,留在师兄那张书桌上的考卷,未来百年大骊王朝的好与坏,我有没有让崔师兄和齐先生寄予希望的大骊王朝,变得更好一些,便是只有我自己心里有数的答卷了。
可如果止步于此,那我就是个良心不错的醇儒只是作为崔瀺亲自护道的师弟,还当过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我不事功谁事功崔瀺事功学问的衣钵,我不接谁能接
皇帝宋和,当真不想彻底摆脱绣虎的阴影由他独自带领大骊王朝进入一个崭新的年份但是我出现了,他没得选罢了。
这种心思,实属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了。原本等到沈沉、长孙茂,魏礼这些老人一一退出朝堂,其中作为崔瀺心腹之一的韦谅是去是留,其实就看韦谅识趣与否了,之后不管是赵繇,曹耕心,吴王城等,他们这拨新崛起的大骊中枢重臣,都会围绕着皇帝宋和的意志,久而久之,君臣双方达成默契,后者开始自行旋转。
上次文庙议事,确定一事,浩然九洲的各国礼部尚书,都必须是书院儒生出身,不过文庙最终也给了二十年的缓冲。一想到已经是山崖书院贤人的李槐,将来有可能在南边某个小国担任礼部尚书,想一想也是很有意思的。没办法,昔年游学路上,一行人当中,李槐年纪最小,是大半夜拉个屎还要必须有人护道的。
临近山巅,谢狗以心声问道:山主是不是找到一条新路了
陈平安点头道:总要试试看。不过我跟曹侍郎不一样,吹牛皮会先打草稿。
谢狗咧嘴一笑,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山主你要是跟我们道龄相仿,了不得。
陈平安不领情,笑呵呵道:先前在扶摇麓道场,是哪家供奉贴地凫水看笑话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