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朗眼中的大同社会 (第6/9页)
下雨的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同社会,这个词语出自《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
而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戴德是西汉的著名礼学家。
可惜的是,他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幸好他的侄子戴圣完成了他的目标。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说的就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呢,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氛围。
之前还在杨赐府内学习的时候,王朗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对于这种社会大同的情形还是很憧憬的。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看起来是非常的和谐美好。
但是这在王朗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自己的父母都养不起了,自己的子女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怎么可能还会去照看别人?
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