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笑弯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如海骂道“老货,嘴里怎就不些好话来那是先太太的娘家。”听到脚步声响,睁开眼坐起来,就见王嬷嬷在身前跪下来磕头。林如海便道“当初送大姐到外祖母家暂住,为的两边风俗规矩都不同,不便令更多人跟去。你是家里的老仆,哺乳之亲不比旁人,又难得识文断字、写算都通,方才选了你陪大姐上京。这几年大姐在那边,衣食行动、人面打点都只赖你一个人。平日书信里玉儿也提到你许多次,亏得你照应,总算舒心。今日粗粗一看,果然也都还好。可见你在玉儿身上用心,确不枉主仆这一场的情分。”
王嬷嬷听了忙连磕几个头,只都是分,更遑论林家与大姐待自己的恩情。林如海点点头,命她起来回话。王嬷嬷忙束手低头到一边,就听林如海自上京那一年问起,几年来黛玉在荣府何处起居、随侍几人,日常做哪些消遣、有哪些亲友往来。待问到荣府中怎生上学读书,王嬷嬷回道“那府里男子读书都在家塾,由一个族里的太爷老学究讲经史。姐们是也上学,其实只学些女则、女戒、列女传文字,还有四书里挑选的几篇读过就罢了。倒是政老爷最喜欢大姐的好学,知道大姐在家的时候就已经将四书通读过,就亲自与大姐细讲其中文章,又教大姐看经史和古诗。书房里有了什么诗集子,不拘旧的、新的,政老爷都会让先给大姐看一看,若喜欢就随意留下。满府里的公子爷,再没一个能在这上头得了话。”
林如海想到这几年黛玉并贾政与自己书信上的话,就笑笑点头。又问“除去大姐,政老爷闲时还教旁的什么人么”
王嬷嬷摇头道“不曾怎么听。那府里老爷们都不太管哥儿们读书的事。政老爷平日也多只跟几个清客相公在书房里谈诗论文,只每旬问一两次宝二爷的功课。倒是先珠大爷留下的兰哥儿,政老爷常叫抱到书房去。”
林如海便低头思量计算,道“这兰哥儿也好有十岁了罢却不知才学如何。”见王嬷嬷现出尴尬为难颜色,遂便笑道“罢了,不是问你这个想也不是你能知道的。只是那府里,都公子爷中谁书念得最好些”
王嬷嬷忙答“自然是宝二爷。但府里人都传,政老爷几次查宝二爷的功课,转头到房里就跟二太太发恨,论到学问,就十个宝二爷加起来也不如咱家大姐,偏还被老太太护着不肯下死力气用功。”
林如海顿时就失笑,脚直颠了几颠,“这话混闹。老爷太太房里的事情,怎么就传得满府”又想了一想,向王嬷嬷道“而今家来,你照旧管着大姐屋里。有什么不晓得的,直管问伍嬷嬷;再有拿不准的,直接来回我。再有,这次从京城那府里来的,不拘男女,把名字、出身、在那府里都做什么、每月多少例钱、先前有没有跟出过门,统列一张单子出来。跟大姐的不许落一个,跟贾家琏大爷的,你知道一个就算一个。写好了拿给伍嬷嬷。就止这桩事情,去吧。”
王嬷嬷听了,就应一个“是”,又给林如海磕一个头便出去了。林如海又吩咐伍生“这件事情,你跟你家的都要上心。好了,也不用你多,我这便去睡。你帮我看着钟点儿,等两刻钟就叫我起来。另外也记得叫人去看表少爷午休起来没;若起了就请他过来,我有话要跟他。”
这边伍生就一一应了,林如海方歇去不提。若问林如海要请章回什么话,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