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谓运腔技术,指的是对唱腔的处理方法和演唱时劲头、尺寸和节奏感的把握,行腔时充分运用这些技巧将整句唱腔包裹住,从而保证整句唱腔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达到圆腔满弓之效。
程小楼当初从余派学到了如何用提溜劲儿行腔,加上他的气息悠长和过人的共鸣音,形成了与他与余派相似而又有所不同的运腔技术。
余叔岩先生首创的提溜劲儿与谭派的直劲立提不一样,提溜劲儿是一种富有弹性的提拉劲,虽然不如老谭那般雄浑朴直,却更显灵活,用之行腔处处相连、环环相扣,似流水行波一般,字音行进间无丝毫拙劲、无任何峰角,整个唱腔更加饱满平整。
哪怕时至今日,程小楼对余派的这种运腔技术也非常钟爱,在唱老生戏的时候也总是喜欢运用这种运腔技巧。
余叔岩先生由于气息比较短,所以他在唱戏的时候经常运用寸劲,寸寸叠进,提溜起腔儿来恰似水中翻浪,听感刚扬遒劲,富有弹性和张力,显得气势十足。
而程小楼则是不同,由于他的气息悠长,提溜劲头比比余派创始人余叔岩先生都要圆活顺溜,所以他在运用这种腔体技巧的时候,起腔就显得平缓和舒展一些。
虽说气息足够悠长,但是他在处理方式和余派则是完全一样,采用层层叠进的波浪式行腔,尾腔收音处理完全按照余派的方法顶上去,干净利落、毫无拖沓,蓄含的力气全用掉,而且收音平和,既不跳也不拔。
只不过跟提溜劲儿这种运腔技巧的创始人余叔岩先生相比,程小楼的寸劲就要弱不少了,那种遒劲和张力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