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万岁爷放心,”张好古脸上写满了信心二字,“臣一定替万岁爷管好襄阳的税收......不少一文,也不多收一分。”
不少一文是必须的,不多收一分就不那么严格了......不过超出太多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在朱由检制定规则当中,襄阳的议税官不会和襄阳知府议税,而是会直接和湖北巡抚去议。
设计这个制度,就是为了限制“大府”的发展空间。
因为“大府”虽然军、政、财一把抓,但是可以控制的武装力量及其有限。襄阳府可以有3000府兵,主要是因为襄阳府是个“试点府”,而且还是未来的湖广大仓所在——朱由检现在不要折银,只要粮食,而且从湖广收上来的粮食,也不运去北方,而是全部存在襄阳府和南阳府。
这些粮食,都是未来的“救命粮”,当然要好好守着,所以襄阳府的府兵才会有3000之数。另外,朱由检还会派出专门的官员,到襄阳、南阳管库守仓。
而两湖地方其余十几个州(直隶州)府,朱由检只给它们1000—2000的府兵额度。而且这些州府所能支配的钱粮也非常有限,除了田税分成,就是那些非常灰色的“商税”——说明朝没有商税其实是不准确的,明朝的商税只是收不到皇帝口袋里,被地方上的官吏以各种“例银”的名目给分了。
现在的朱由检其实是只一百多岁的老狐狸,当然不会堵上天下官员“不违法”捞钱的路子(其实是违法的,只是二百多年来成了惯例)。不过两湖境内的税关稍后也是要恢复的——不过这个钱朱由检不拿,而是让湖北巡抚和议政官们商量着怎么收、怎么分......巡抚不能没钱,议政也不能没油水。
另外,巡抚既然要拿科举名额去和士绅们讨价还价,那么学政大权当然得下放给巡抚了,要不巡抚拿什么去议?所以办官学、办科举的费用,也得巡抚衙门去筹措。